模具配件的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,通過加熱、保溫和冷卻的手段,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。其熱處理工藝技術對于模具配件制造來說,可以進一步提高模具配件的精度,以獲得更廣泛的應用。那么您知道模具配件熱處理工藝流程是怎樣的嗎?
模具配件熱處理工藝流程:
1、退火
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,保溫一定時間后隨爐溫或在土灰、石英砂中緩慢冷卻的操作過程。目的是為了消除模具配件的鑄、鍛件或冷壓件的內應力,改善組織,降低硬度,提高塑性,以利于切削加工。分類:擴散退火、退火、球化退火等。
2、正火
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,保溫一定時間后取出,放在空氣中自然冷卻的操作過程。目的是為了消除模具配件的殘余應力,降低硬度,細化晶粒,改善組織。
3、淬火
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,保溫一定時間,把模具配件隨后放入淬火介質(水、油及鹽或堿的水溶液)中快速冷卻的操作過程。
4、回火
將鋼件重新加熱到臨界溫度一下的某一溫度,保溫一定時間,然后讓模具配件在空氣或油中冷卻到室溫的操作過程。
5、冷處理
使鋼種的殘余奧氏體轉變為穩定的馬氏體,提高鋼的強韌性和耐磨性,同時也能達到尺寸穩定性的目的。冷處理后,模具配件應投入到室溫水中,而不是直接回火,這種工藝稱為冷處理急熱法,減少殘余應力,避免淬斷和崩刃現象。
6、滲碳
將鋼件放在含碳的介質即滲碳劑中使其加熱到一定溫度,使碳原子滲入到鋼件表面層內的操作過程。滲碳后的模具配件經淬火后表面硬度。好處:零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,而心部仍保留原有的良好韌性和強度,適用于低碳鋼。滲碳方法:固體滲碳、鹽浴滲碳和氣體滲碳。鹽浴滲碳的鹽類有碳酸鈉等和催化劑鹽類放在鹽浴爐內熔融。
綜上所述,我們可以看出模具配件熱處理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有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、冷處理、滲碳等工序。經過這些工藝流程,可以進一步提高模具配件的精度。